棗莊人社:擔當作為戰“疫”情——全市人社部門保復工、穩就業、惠民生紀實
發布時間:2020-03-12 來源:棗莊人社 作者:小馬 瀏覽量:2002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人社部門迅速行動、主動作為,多點發力、精準施策,全面開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穩定就業專項行動,全力打好“戰疫情、保復工、穩就業、惠民生”主動仗、攻堅仗,助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一、落實政策“零延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后,市、區(市)人社部門立即進入“戰時”狀態,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傳達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第一時間研究落實人社部門疫情防控有關政策,確保思想認識、組織保障、政策落實“三個到位”。

  國家和省人社部門先后出臺了一攬子抗“疫”政策措施,全市人社部門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以最快速度把各項傾斜支持政策落實落細落到位。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已印發或轉發疫情期間緩繳社會保險費、防控期間一線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發放、勞動關系矛盾化解等方面文件、通知30余個。

  2月1日起,將全市7200名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上調至最低工資標準的90%。加快發放穩崗補貼,全市發放和公示穩崗返還資金2259.92萬元,惠及250家企業,受益職工62008人。臺兒莊區發放穩崗補貼53.44萬元,支持青紡聯棗莊纖維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嶧城區為8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40.19萬元,惠及職工2050人。

  二、服務群眾“零障礙”

  相見不如“上線”。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各項服務“不打烊”“不斷檔”,市人社局堅持“非必要、不見面”,通過人社官網、智慧人社APP、12333服務熱線等方式,暢通“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延時辦”“幫辦代辦”等5種服務渠道,推出“不見面”服務事項57項、延時辦理事項30項,平均每天提供網上服務800余人次。利用“棗莊市職業培訓網絡平臺”,在線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864人。

  暢通工傷認定和待遇支付綠色通道,全力維護一線防疫人員權益。1月31日,1名輔警在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職,人社部門連夜做出工傷認定,第一時間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

  開通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用工對接服務平臺,“點對點”服務農民工返崗復工,“一車一方案”專車接送,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2月29日和3月7日,市人社局幫助重慶市豐都縣兩批次、55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來棗就業。滕州市人社局平安護送117名員工赴浙江金華等地返廠復工;薛城區人社局建立“點對點”農民工復工返崗協作平臺,幫助21名農民工直達溫州企業;棗莊高新區“一企一方案”實現跨省無縫對接,保證企業用工需求。全市通過“點對點”服務,共幫助1239名農村勞動力外出和來棗就業。

  三、保障復工“零距離”

  2月21日,市人社局印發實施方案,制定十條實招硬招,在全市人社系統組織開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穩定就業專項行動,市、區人社局分別成立工作專班,全面吹響保復工、促達產、穩就業“集結號”。

  大力開展“棗莊市2020年(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服務活動”,全天候提供網上求職招聘、對接洽談等服務,鼓勵進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報到,打造“互聯網+”就業服務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舉辦網上招聘會32期,市內948家企業提供3.66萬個就業崗位;聯合齊魯壹點共同舉辦“2020棗莊中小企業線上招聘會”,280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4328個。

  建立企業用工“一對一服務專員”制度,在各區(市)人社部門組建用工服務隊,在鎮街人社所和村、社區組建招聘專員隊伍,在企業組建人力資源管理員隊伍,精準提供用工招聘、政策支持等服務,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截至3月5日,31家監測企業已復工28家,復工率90.3%;已復工企業返崗人員13060人,返崗率93.9%。

  四、支持企業“零保留”

  全面落實我省疫情期間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20條措施,綜合運用好“緩、延、返、補、免”等各項優惠政策,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緩繳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2020年4月30日到期后再延長1年。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支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復工達產,對春節期間(截至2020年2月9日)開工生產的企業,給予每人每天200元一次性用工補貼,每個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2020年2月10日起一個月內復工新吸納就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每新吸納1人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山亭區人社部門出臺給予企業包車補助、給予民辦職業中介機構職介補貼等八項優惠政策,保障民營企業復工復產。市中區人社部門制定穩就業十項舉措,為企業復工注入“強心劑”。

  五、促進和諧“零容忍”

  各級人社部門緊盯穩形勢、穩崗位、穩人員、穩預期、穩人心“五穩”目標,加強預警研判,積極“在線”調處,全力確保疫情期間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印發進一步規范企業裁員行為穩定勞動關系的通知,促使企業依法依規裁減人員,規范辦理企業裁減人員方案備案,并向社會公布企業裁減人員方案備案聯系電話。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為堅持“零容忍”,切實保障疫情期間職工合法權益。

  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通過“互聯網+”調解、電話調解等“不見面”方式,及時化解雙方矛盾糾紛,實現疫情防控期間不激化、無積壓;探索視頻連線“隔空”開庭審理、書面審理等方式審理案件,讓當事人“足不出戶”享受仲裁服務。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部門實行勞動關系每日監測,嚴格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推行“不見面”維權,對維權線索實行預登記,24小時電話解答維權咨詢,及時解答維權咨詢和受理舉報投訴。全市通過網絡、電話共收到舉報投訴勞動保障違法線索70余起,均及時依法得到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