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總結: 高考“知分填志愿”五大要點
發布時間:2008-06-12 來源:百靈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2348

 昨天,本報報道今年高考招生,由原來的估分填志愿調整為知分填志愿,引起了很多家長、考生的關注。
  昨天采訪了省內多位名師,他們都對這一調整發表了看法,總的觀點是:知分填志愿,可以降低“高分低報、低分高報”的概率,但也無法避免考生志愿扎堆現象。如何趨利避害,本報通過歸納各位名師的觀點,總結了知分填志愿的五大要點,以供家長、考生借鑒。

  要點一:比較近三年高招信息。考生家長要盡可能充分地收集招生資料和信息。在知道高考成績的同時,要掌握各所高校在本省近三年的提檔線、錄取比例,以及自己在全省的排名等信息,并將自己的分數進行比照。可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著手:橫向的要同往年的情況相比,看專業設置、招生政策和招生人數有什么變化,從比較參考中獲得較準確的動態信息;縱向的是指不能看絕對分值,而要看所處相對的位置,例如去年640分能上北大,也許今年650分也上不了。

  要點二:準確給自己定位。要恰如其分地確定自己的相對位置,在實力具備的基礎上考慮興趣。對待熱門應有冷靜頭腦,要看到專業的發展前景;對待冷門也不要棄置不顧,要考慮社會的需求。

  要點三:保持梯度,注意志愿多樣化。如果考分高排名靠前,可以優先考慮學校;若考分一般、排名處在劃線邊緣,可以優先考慮專業;假如分數較低、排名靠后,應放棄重點避免熱門,以確保有學可上。

  要點四:多報志愿,增加機會。可以考慮適當報些地理位置偏遠的學校,不要死盯在大城市某個學校或某個專業上,多報志愿就意味著機會增加。

  要點五:成績要留有余地。每年高考情況都不太一樣,某所招生學校某個專業由于每年報考人數不盡相同,錄取分數也不一樣。如果報考的人多了,錄取分數就會“水漲船高”,反之,就會下降。填報高考志愿時要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