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研究生報考指導 分析三院校研招政策
發布時間:2009-08-12 來源:中國滕州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1382

 對于部分考生來說,選專業選學校無異于碰運氣。如果運氣好,報了個冷門專業或者政策寬松學校,只要上線就能拿個公費的名額;要是一不小心挑了個大熱門,或者學校站在改革的風頭浪尖上出臺一些限制性政策,分數再高也有可能進入不了復試關。 同樣,對于求才若渴的教授們來說,收徒弟有時候也得看運氣,優秀的學生就算考進了學院也不一定歸于自己門下。所以說,如何才能報得恰當,收得滿意,這都是門學問!
  上海財經大學——先看分數再填志愿
  上海財經大學的經濟學院自2007年起,該學院碩士生招生借鑒高考招生辦法,實行“大口徑招生,分數知曉后填報專業志愿,分專業錄取”。
  根據經濟學院200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方案,考生須統一按“經濟學”報考。成績公布后,學院依據一定比例通知分數排在前面的考生填報志愿,選擇專業。在學校的復試分數線公布后,學院根據考生填報各專業志愿的情況,確定各專業的復試分數,確定復試名單。最后,學院按專業組織復試,確定最終錄取名單。
  上海財經大學之所以進行這一改革,是因為現行的碩士研究生招生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按照現行招生方法,考生按專業報考,學院按專業確定復試分數線,如果報考該專業并超過學校復試線的考生數量低于核定的復試人數,只能通過調劑方式獲得足額復試考生。這種做法帶來的一個弊端就是各專業生源質量差距加大,同時這也對一些考生造成了不公平。
  為此,從2007年起,該學院考生均須按“經濟學”大口徑報考經濟學院,而不選擇具體的專業。等成績公布后,學院再根據招生數量,按一定比例確定復試候選人名單,通知復試候選空考生填報志愿。校方認為,這一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容易實施,并且縮小了各專業的復試分數線的差距,也讓各專業招到真正對本專業有興趣的學生,從而提高生源整體質量。
  據悉,從2008年起,學校將進一步擴大“大口徑”招研的范圍,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應用數學系等有望進入此行列。
  北京大學——保送生比例過半
  目前網絡關注度較高的“北大08招生計劃”相信很多考生都已經看到了,與此相關的各種評論也紛至沓來。北京大學此舉的意圖很明顯,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已經受到了威脅,急需新的招生制度來確保優秀考生的進入,而“保送生”自然是最無庸置疑的優生了。
  但是對于大多數的普通考生來說,想跨入北大的門檻將更加困難。在招生計劃中,理工科院系接收免試生的比例在50%至80%,其他院系一般不低于50%。今年學校接收推薦免試生的數量比去年增加了7%。根據該政策,各院系招收報考生的比例非常少。比如工學院計劃招生68人,其中擬接收推薦免試生55人,剩下的13個名額要面臨全國范圍考生的爭搶。也就是說,少數的“尖子生”和多數的“普通生”將對半平分為數不多的名額,而這剩下的一半招生計劃中公費名額肯定也是寥寥無幾的。   

  浙江大學——同等學力要求8門以上合格
  浙江大學2007年即出臺相關政策,明確規定以同等學力報考學校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大專(國民教育系列)畢業后在所報考專業相近的工作崗位工作2年或2年以上;在所報考專業專升本,并已取得專升本主干課程合格成績8門以上(須由教務部門出具成績證明或出具自學考試成績通知單);已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因此,考生們在埋頭苦讀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抽空上網了解一下目標院校的新政策新規定,不要讓自己的努力白白浪費在龍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