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君是一家企業的招聘主管,主要負責招聘工作。
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需要新增20名員工。現在正好是招聘旺季,投遞簡歷的也不少,經過篩選后,M君預約了20名候選人到公司面試,可是真正到訪的卻只有4人。
M君十分失落,心想“當初在電話里都是已經答應來公司面試的,可是20人當中怎么卻只來了4個人呢?”
在招聘的過程中,我相信HR同學們都遇到過求職者爽約的情況,這種現象甚至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一提起應聘者的面試爽約,有的HR大概都會咬牙切齒應聘者的“言而無信”,對于中低等級的職位,此類情況更是嚴重。
那么是什么樣的原因造成的求職者爽約現象的發生呢?我們作為一名HR,有沒有反思過自身的問題呢?
1.被“放鴿子”的常見原因及解決方案;
2.避免被“放鴿子的方法”。
我們常見的爽約人員有兩種,一種是初次面試就沒有來的,另一種是已經確定了入職時間卻不來的。
對于初次面試就爽約的求職者,共計有以下7種常見的原因:
經過調查,這個原因是全部爽約原因當中占比最高的一個。
假如,招聘的公司是華為、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的話,那么應該沒有幾個求職者會隨隨便便爽約的吧。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我們所在的企業,畢竟不像世界500強一樣知名。
那么應該如何處理呢?
企業的知名度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提升上去的。作為一個求職者,在收到企業的面試邀請之后,很多人都會上網先查一下該企業的基本情況。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今天,企業的基本信息被各種黃頁、網站所收錄,甚至該企業法人的姓名、聯系電話,股權架構都可以查的到。
在這個過程中,求職者會考量企業是否有官方網站,形象如何?
近幾年來發展的信息,主營業務包括哪些,今后的發展前景怎么樣等等。如果企業在網上什么信息都查不到,或者查到一些負面信息的話,當然會被求職者作為備胎,甚至直接淘汰了。
解決方案:建立企業官網形象,消除負面信息。
制作一個企業官網的費用并花費不了太多,如果是中小型企業,即便是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1000元左右,也足夠建一個企業網站了。
不要小看這個原因,不少求職者就是因為距離問題而爽約的。如果不是薪酬福利特別好,或者是知名上市企業,沒有幾個求職者會愿意每天花費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上班的路上。
解決方案:解決上班距離的問題,我們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簡歷篩選:各位HR同學最最經常用的招聘渠道應該就是網絡招聘了。
比如智聯、前程、58同城等。我們在篩選簡歷的時候,其中有一項就是候選人的現居住地。如果候選人的現居住地跟公司所在地正好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那么這份簡歷還是不要隨便下載。因為即便是下載下來,求職者也不一定會來。對于沒有寫居住地或者居住地不詳的簡歷,也只能碰運氣了;
(2)電話溝通:我們在給求職者打招聘的電話的時候,可以簡單的問一下對方現居住地的大概方位。了解到街道即可,問的過于詳細,也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3)發送的面試邀約信息中,可以詳細說明乘車路線,方便求職者查閱。對于一些雖然路程較遠,但是有直達公交車的求職者,也是會考慮到公司來面試的;
一個求職者不會只投一家公司簡歷,在同一時間內,很可能會收到多家企業的面試邀請。
特別是一些緊俏的崗位,一天接到的面試邀約電話可以高達幾十通。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在給求職者打電話的時候,總是占線或者無人接聽了。因為對方不是在面試,就是在去面試的路上。
解決方案:各位HR同學們不妨反思一下,為什么選擇了別家企業,而沒有選擇你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對你所在的企業還不是很了解。我們在打面試預約電話的時候,可以簡單的向求職者介紹公司的優勢和發展前景,這樣也可以讓求職者感覺到公司相對比較正規,大大增加求職者的到訪率。
看似可能會增加電話邀約的時間,但是卻提升的面試到訪率,還是很值得的。
對于此類的求職者,只不過是騎著驢找馬而已。由于還未離職,當然不能隨時去面試了。
解決方案:我們在打面試預約電話的時候,可以詢問一下求職者,目前是否已經離職。
如果對方還在職,或者求職意向不是特別的明確,那么我們就無需投入過多的精力。
所有事情都不會像我們想象的一帆風順,誰都可能有突發事件。有不少求職者無法參加面試的時候,甚至連HR的電話都找不到,更不用說向你反饋了。
有的HR同學們可能會說,通話記錄總能找到的呀。
可是我們不要忘記了,求職者每天可能要接N通電話,怎么可能記得清楚哪個電話對應的是哪家公司呢?
解決方案:
(1)發送邀約短信的時候注明聯系方式和聯系人,這里最好留手機號碼,不要留固話或者是分機號碼;
(2)如果有時間,可以試著添加一下求職者的微信,大部分人的微信都是手機號碼;
(3)電話預約面試的時候,可以提醒對方,如果有變動無法參加面試,請向公司說明,再另外安排面試時間。
此類原因就好比對方已經嫁人,除非離婚之后,才有機會。
比如天氣原因,下雨或者下雪,也是影響候選人到訪的原因之一,如果求職者可以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依然赴約面試的話,那么至少說明對方的執行力還不錯,可以算作是加分項。
但如果是因為個人犯懶、求職意向不強、無所謂的態度,那么我們就需要好好的考慮一下此人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候選人嗎?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下已經確定了入職時間卻爽約的求職者。
主要有以下2種原因:
我們在面試的過程中,求職者或多或少都會詢問該崗位的工作情況、福利待遇、上下班時間等等跟自己利益掛鉤的問題。
經過我們的說明和解釋之后,求職者雖然表面上并沒有提出異議,但是卻發現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入職。
解決方案:作為HR,在面試的過程中,不僅僅聽對方怎么講,同時也要觀察對方的動作和表現。
比如在談及到薪酬方面的問題,對方調整了一下坐姿、用手抓頭、眼光左右飄逸、挪動一下凳子、摳摳手指等等,都證明求職者是有異議的。或者,求職者已經向HR暗示了不符合自己需求的話語,如“工資確實不高”“離家有點遠”“我們沒有雙休嗎?”“2個月以后才交社保嗎?”等等,都有可能會入職爽約,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1)感覺公司的規模、氛圍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2)HR的專業度不高;
(3)感覺部門負責人或者同事不好相處。
解決方案:首先要從面試接待的環節做好工作,設計出高效的面試管理流程,給求職者更好的面試體驗。
1、調整好心態。我相信所有做過招聘的HR都被放過鴿子。
我們只需要區分哪些求職者是我們的目標候選人,哪些求職者不是我們的目標候選人即可,沒有必要在非目標人群上花費過多的精力和時間,也不要因為對方沒有來面試,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2、盡快安排面試。只要是已經有預約的面試都盡快安排,以免夜長夢多;
3、電話預約的時候,盡量用選擇性問題來詢問面試時間。
比如:您看是明天上午10:00方便還是下午3:00方便呢?
4、勤跟蹤。在求職者面試的前1-2個小時,可以發送面試提醒信息;
5、設計一些面試到訪誘餌。
比如:提供公司的小禮品;針對中高層管理人員,報銷打車路費等;
6、針對沒有到訪的求職者進行電話回訪。
再次另約時間,同時建立起面試爽約原因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