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求職季到了,你準備好迎接成噸的畢業生簡歷了嗎?
篩簡歷就不說了,最可恨的是,好些人會在簡歷里塞些假冒偽劣產品,而且隱蔽性很高,非常的難以識別,你花了海量的時間,以為找到一塊寶,結果約過來給用人部門一面,馬上就得挨頓罵。
這樣的套路有哪些呢?
為了凸顯自己在大公司工作過,上家公司本來是個小公司幾十人,寫了公司員工八百人。
也有寫在大學期間,協辦過XX活動,寫過策劃書……仔細一問,就是在學校門口小飯館拉過贊助。
很多人明明就是在實習單位做了些很基礎的工作,結果寫出來的簡歷好像全部門的重擔都壓在他身上似的。還有些把實習一個月寫成三個月,把別人的經歷寫到自己上面,制造假的經歷。
我們每天看簡歷看到吐,基本知道各家的實習在干什么,簡歷造假一般瞞不過我們的眼睛。當然,即便能在簡歷關瞞過我們,只要一面試,絕大多數造假的人都能被看出來,到時候減分會更多。
曾經看到有同學在簡歷里面寫“利用EXCEL中的XX算法,每天處理310張表格,并用SWOT分析法給業務提了11個建議”之類的表達,就好像你告訴我:“我今天用義烏造的鐵餐具,吃了北京105克的七分熟的內蒙古科爾沁的牛排”一樣贅述。
這種表達太細節了,其實我沒你想象的那么腦殘,你告訴我你在吃牛排就好了,我真的不關心那么細節的東西。
有的工作經驗寫了某某公司,百度一搜,這家公司根本不存在……工商沒有注冊信息,連百度搜公司名都干干凈凈什么收錄都沒有,感情這家公司名是你自己起早貪黑給起的啊。
很多基本信息,非常容易搜索判斷,比如HR一看大學名稱,都沒聽過?這學校是不是野雞大學,一搜即知。
一個行業混久了,一定有些朋友,朋友的朋友,發個微信打個電話,“老王,你不是曾經在xx公司干過嗎,有個叫ooo的你認識不,他當時負責什么啊,這人咋樣……”分分鐘就得到他想要的信息了。
這種判斷方法,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簡歷寫自己是一個牛x的程序員,代碼寫的嗷嗷風騷,來了先做一份面試題吧。
在上一家公司擔任xx項目負責人,“說說你做的這個項目的情況”,HR一定會在敘述的過程中,通過詢問的方式來驗證,很多編造的經歷,應聘者回答時下意識的停頓思考,臉上眼神中的慌亂,前言不搭后語的敘述……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職業領域什么都擅長,各種經驗都非常豐富,問一個實際的工作問題,“這事你來負責會如何處理”,沒那個本事自然分分鐘露了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