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取人”是就業歧視?
發布時間:2017-09-04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1708

《#非985、211畢業生真的不行?“以校取人”是就業歧視??》

  話題一經發布,網友們各抒己見,看法不一。

  網友評論炸鍋:

    @賈的Ariel

  非985.211黨表示僅僅是兼職面試接到電話說您的學校不符合要求時內心翻江倒?!?/FONT>

  @……

  我不同意這位HR的發言,985、211的學校本來那些學術交流就比較多,隱形條件、軟件條件本來就比我們這些非985、非211強大,那人家的學生的經歷肯定高大尚呀!一桿子打死人的觀點……

  @大寶

  難道畢業生沒有挑工作嗎?進國企和當農民都一樣為什么都要進國企不去種地,是不是有工種歧視。

  @尚勇利

  說的過了吧,這樣的企業不去也罷,一個企業招人應該看他長期發展吧,只要上手就能用的企業,沒前途。

  @減肥不成功不改網名!!

  企業并不是說非211.985的學生綜合素質都不行。而是如何最短時間最低成本選出來自己需要的人。為了利益,pass掉可能優秀的人又如何?只是一種成本權衡罷了。

  @過期感冒藥Gloria

  真要特別牛的話,估計就不用找工作了啊,自己當老板的非985、211也很多,而重點院校的學生確實更適合某些崗位,比如搞科研什么的。我也211,沒覺得被人優待了多少。

  @南淮

  難道普本和專科的人就喝西北風嗎?不同的人選擇的路也不同,成功的路也不是只有進大企業。

  @Angkor吳哥

  不可否認985院校畢業生整體優勢較好,但作為HR應當注重實際能力,能發現潛能,這才對得起單位,如果我是老板,這個HR可以下課了,HR傳統思維注定影響該企業發展。

  @Autorange

  社會現實就是這樣,你去看看985、211的秋季招聘會全是大企業大公司,再去看看雙非院校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雖說近年來社會開始重視個人能力,但不能否認,學歷歧視一直存在并且根本不可能消除,所以這個hr說的真的是大實話。但是關鍵還是看我們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努力面包牛奶都會有的!

  @楚天思遠

  我倒覺得就是就業歧視,誰能夠保證985的學生都是這樣優秀過人,至少也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很普通吧,甚至我碰到的985學生還不如普通學校畢業的人。

  @待っている

  可能我上的是個假的985。畢業到現在就沒一家在意過我的學歷。都是看專業和經驗的,如果專業不對口,你哪怕是北大的人家也不要。不過相同專業選擇985倒是沒毛病啊,畢竟人那么多。

  @邊疆

  別說一些企業招聘,現在連政府選調生的報考學歷都要求必須是985、211,招聘折校只是社會現實的一部分,現實社會中還有更多的條件限制,我們唯一能做的,不是永遠抱怨這些“歧視”,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在別的路途中找到成功的方向。

  網友評論亮了

  @皓月居士

  你因為不具備相應的資質或能力而被拒絕,這叫擇優錄取,不是歧視。你明明具備各種能力,但因為你的籍貫、口音、相貌等被拒絕,這才叫歧視。

  @閑庭信步

  覺得那些說985、211風涼話的人就是些不能正視自己能力的人,那里出現優秀人才的概率就是比一般高校多,高考那么多分不是白考的,企業就算把普通高校的簡歷留下真憑能力拼,你們就拼得過了嗎?

  @張好命

  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招聘都可以設置門檻,為什么他們不能。

  @zx

  這幾個數字決定了太多人的命運,是真的重要。

  @王三三

  不是歧視,是高考公平的延續

  @禪月

  隨便說說,馬云、馬明哲、馬化騰,都是啥學校畢業的?

  @華西

  要是我,我也會選擇招聘985的,整體素質真的不一樣。如果能招985的,我為什么非要招不是985的?那么多高中畢業優秀的擠破頭考985,難道他們也瘋了?優秀的為什么不考非985的學校?

  @紅塵一粟

  不然為何上學都想去名校?工作想去名企?

  @老妖

  有一個朋友是大專畢業生,現在企業任主管,他的手下全是985,211畢業生,這些手下應該把這個主管炒了才對。

  @R先生的墓志銘

  暫且不談是不是有就業歧視,就2017年考研來說,你本科院校不是985,211,調劑的時候,也是硬傷。

  @陌上輕煙

  竟爭是殘酷的!

  @XiaoM

  高考改變命運這句話真的是對的。

  @慧宇

  話雖扎心,如果我們自己是老板,特別是名企,企止211、985,一些尖端企業,非北大清華不要,雖然很不忿,但真實存在的差距,真的不小,不小,不小,只能說努力吧,上學時偷的懶,遲早要還的。

  網友評論讓人扎心

  @妍馠爸(盧永福)

  吃瓜的觀眾們又在雞湯自己的理論…從來沒有就業歧視,能力強為何考不了重點!呵呵,既然進不了理想單位,能力強總會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干嘛用“就業歧視”標榜呢!

  @lccccc

  出了校門才知道,不一樣的學校出來的人差別真的非常大,越好的學校出來的人成功的幾率也更大,別的不說,光一個學習能力的差距就彌補不了。

  @wmk

  這是現實啊,既然給這些學校分了等級,就不能怪企業挑三揀四。

  @白雪白-

  平臺不同,視野不同,應該承認的必須承認。但人生路很長,不代表起點慢了接下來就一定會落后,彎道超車的機會很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不要把不是985、211,把就業歧視、社會不公作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既然高考時比別人落后,就要去承受應該承受的歧視,不應該叫委屈!

  @亦深亦空

  看你選擇幾線城市就業吧,三線城市大部分企業不太看重學歷,公務員事業編肯定是需要硬性條件的,二線城市大型企業會看重,因為其崗位的確需要領域能力強相對可以創造更大價值的人,視頻中HR說的沒有錯,如果在沒有有能力的人引薦的話,她判斷人能力的指標只有你的簡歷,除非你的簡歷寫的很有價值,充分證明了你的能力,否則學歷學校這樣的硬性指標的確是最有效的篩選條件,其實國內外考研也很早就有導師推薦這一說,如果你的確有能力,可以找欣賞你的導師或者其他有能力的人為你推薦一下,這也是解決之路。個人感覺一味的去討論985、211解決不了自身能力提升的本質問題,條條大路通羅馬,看你對事的把握和為自己謀路的方向。

  @小豬寶寶

  HR說的很好,我贊同,每個人,特別是大學生、年輕人,都要對自己有一個定位。985大學與非985大學當然會有區別、如同??婆c本科的區別。另外,職業只是社會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找好自己的位置最重要。

  @旭

  既然把高校分出個三六九等,企業當然把用人要求也匹配一下啦。作為大學生應該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公司去發展就對了,總會實現自己的價值。

  @?小夏大夫

  應聘招聘雙向選擇,企業招985,211說明人家有這方面的實力或需求或者說能給出更好的待遇,沒有歧視不歧視的,應該換位看待這個問題!

  @韋寧波

  換個角度,求職者不也是更青睞于所謂的大企業知名企業多少強的企業嗎?為什么就不能理解呢?畢業就業,雙向選擇,求職者選擇企業,企業也選擇求職者,只有互相能看中才能建立勞動關系并實際履行。又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求985211,要真意見那就先去那些不要求985211學歷的企業,然后好好努力通過具體的行為去證明你不比他們差。

  網友親身經歷:

  @森郁

  我是本科研究生均為985的畢業生,畢業后比較順利地進入了500強。我不知道其他一本學校以及二三本的同學怎樣度過大學4年,因為我并沒有親眼看到所以也不能揣測。僅就我本人在985高校的經驗來說,視頻中hr的說法確實有些夸張,985的同學們也有高考后放松下來從此一蹶不振的情況。 但是我很有感觸的是,985大學的同學們自打踏入大學的那一刻,就比其他高校的同學多了太多機會,比如國際高校交流的機會,出國留學的機會,保研的概率,國獎的概率。還有軟性的,比如企業的青睞,甚至接觸到優秀的人的機會。 所以客觀來講,985雖然什么都不代表,卻使這些學校的學生站在了更靠前的起跑線上,這種影響甚至是一生的。另外需要說的是,985的學生們大部分也是靠自己的實力得來的這種待遇,至少在人生的前18年里,他們要么天資過人要么十分努力,其中很多更是二者兼備。所以,實至名歸。

  @李杰

  很實在啊,十年前入職時才知道非985、211的學分要在90以上,無掛科記錄,英語六級,只招5人。985、211的只要有畢業證就行,來者不限。進公司后還比我們普通本科生每月多500名校費。

  @呼嚕小金剛

  二本畢業十年,前來留言。以校取人不能說是就業歧視,這只是高考制度公平原則的一個延續。為考取985,211而在高中時代付出的辛苦遠遠多于考二三本。進入名校后的學業壓力也遠大于二三本的瀟灑走一回。求學路上付出的辛苦不同,就業的時候卻要求公平、不歧視,這對寒窗16年的學生也不公平呀!

  @cherry小櫻桃

  我可能是上了一個假班,因為我們行業招聘的時候首先看專業,其次看英語水平,至于學校,可能是比較靠后的選擇吧。因為有些非985和211的學校,有些專業非常強悍,直接碾壓985和211的同樣專業。當然我不否認很多行業還是看學校的,所以自己的履歷漂亮,社會實踐豐富,才是普通大學的學生和985、211的學生抗衡的關鍵點。還有,企業也請不要抱有偏見,如果都像視頻里那樣招人,恐怕大家都能做HR,也不會出現面試當中重點大學的學生被各種吐槽的現象了。

  @小包子Rejoice

  學歷是敲門磚,我是普通二本畢業,考事業單位和進銀行面試,有部分限制非重點大學不要,連門都不讓敲,你說重要不重要。

  @徐

  本人985畢業,有過5年大型設計院工作經歷,現為實現人生理想,已轉行。我來說這幾年感悟:1.關于應屆生招聘,我們院每到畢業季首先都會去985大學選聘人才,其次是211,說個實話連211都歧視,特別是結構專業(一般是要求碩士研究生)。2.關于有工作經驗的人才招聘,我稍微舉個例子,一個參與過水立方、鳥巢、環球金融中心、綠地606項目的設計師跟一個一般院參與設計3、4線小項目的設計師你是老板你會選有哪類經驗的人才。 3.關于簡歷,成百上千份簡歷中,招入比例大概5%,會叫10人來應聘,是你你怎么選? 學歷與能力都重要,我們也有跟多985畢業生試用期后沒要,也有很多其他123本學校同事能力出眾,但是大企業跟小企業不同,他沒有那么多時間成本去了解你,大企業人多,只能靠法制來管理,小企業人少,它可以靠人制來管理。

  @啷個哩個啷

  我覺得還得看個人努力,我三本畢業,憑自己的能力拿到一家大公司的offer,現在的同事不少985畢業的,甚至還有國外知名大學研究生。我只想說,我并不比他們差,跟別人聊天時我也能自豪的說出母校的名字。

  @都很漂亮

  普通二本院校畢業,而且還是專升本的我,目前工資比985畢業后直接考了公務員的發小高多了,是金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