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對話錄:沒有錢能創業嗎?
發布時間:2014-09-18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1303

在中國,想到創業不得不先想到“錢”,因為成立公司一定要有注冊資金。

許多地方的工商局明文規定創業公司最低的注冊資金是三萬元,但是如果你用三萬塊錢注冊了一家公司,說不定工商登記處的公務員小姐會向你瞪白眼:就你這幾個小錢還想創業?!說不定你注冊了公司之后招聘員工,應聘者和你簽了雇傭協議之后,抬頭望見你墻上掛的三萬元注冊資本的營業執照便改變主意決定周一不來報到上班。說不定你創業小本投入卻成功的賺到了大錢,別人非但不夸你是創業英雄,反而罵你是“空手套白狼”!

我們的商業氛圍就是這么氣人,似乎人人都在告誡草根創業者:沒錢別創業!

而創業者人人都心中明白:俺要是有錢還來創它屁個業!!

創業是因為沒有錢、因為找不到工作、因為無法忍受大公司官僚和繁瑣、因為有夢想和使命、因為要去改變世界。創業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虧到盈、從窮到富、從游擊隊到正規軍、從星星之火到烽火燎原……最牛逼的創業者從來都是白手起家的。

創業兄弟拜托你們,當有一天你創業成功,被請到商學院MBA班上去講課時,你第一件事就是讓同學們把MBA教科書里“注冊資金”那個章節一頁不剩統統撕下來扔進垃圾簍子里,你務必要為俺們創業者白手起家,不不不,一定要為創業的“空手套白狼”正名。

什么叫“白手起家”?白手起家就是“空手套白狼”!

草根創業者:應正

上海應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工作經歷:51.com、智買道、CCTV慈善1+1項目平臺等

畢業學校:江南大學

出生地:浙江寧波

試一下(創立時間:2009年05月)

“試一下”是中國首家娛樂購物平臺,核心模式是免費抽獎+購物。旨在以創造性的模式顛覆傳統的B2C和C2C購物平臺的價值鏈,從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實際需求出發,結合互動休閑游戲,使網民在消磨時間的同時免費抽獎得到超值的商品。

草根創業者:謝世光

北京靜雅思聽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工作經歷: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華友世紀、北京寬視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

畢業學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出生地:北京

靜雅思聽(創立時間:2007年4月)

靜雅思聽是國內首家專門提供知識類與思想類有聲讀物的網站,內容涉及歷史、文化、環球、軍事、生活、職場、經濟等,為大中學生與城市白領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接受新知與智慧的方便方式。至2009年底,公司現有精*內容5000冊左右,注冊用戶25萬,日均下載量超過10萬,并已經穩居全球iTunestore中文PODCAST節目第一名。

(一)如果沒有錢,你會不會去創業?

【應正】會。創業者的首要使命是為自己創造成功的機會。沒錢和有錢在創業上的差別,只是起點不同,角度不同,借力的方式不同。創業者需要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和優勢,通過其他方式來填補缺乏資金這塊短板,從而通過合理的組合來取長補短。

【謝世光】我把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回答:如果連吃飯都成問題,創業是不現實的。在保障基本生計需求的前提下,我會去創業。我認為在中國,3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有創業的啟動資金,所謂缺少金錢的說法其實是自己沒有想清楚或內心深處恐懼的一種外在的借口而已。但我也知道,只有那種擁有一種熱情執著,有十足理性,十足感性,并能堅忍前行的人才適合創業,而這種人在哪個社會中都是少數。

博主: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比較簡單,我是過來人,用英文說就是“Beenthere,donethat!”我最初創業根本就沒想到先拿投資,兩三個弟兄赤手空拳打天下,靠不斷從客戶那里把銷售收入搞進來將公司滾大,要是有錢還創它屁個業!

(二)是不是有了好的Idea,就應該馬上去創業?

【應正】這不存在應不應該,而是能不能。好的Idea隨時都有,正如同機會總是存在,而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當機會降臨,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充足的資源、合適的團隊等,去在一個廣闊的市場中取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謝世光】不是,有了好的idea,首先要認真地做創業準備,一個創業的idea其實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方向,你要在這個方向上,去提一些關鍵、致命的問題,并通過自己的調查、研究、思考,來回答或基本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再決定去創業,才是理性與負責任的。

博主:Idea真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酒吧里泡一晚上可以侃它一打出來,但是好的idea真的很難得,要是睡一覺醒來第二天早上你還是覺得這個idea好的不得了,那你馬上辭職下海傾家蕩產去干去吧,為什么不呢?!你要沒這感覺、沒這沖動、沒這勇氣、沒這膽量去實現自己偉大的idea,那一定是這idea還不怎么的到位,或者你根本就不是創業的料。

(三)創業,是先動手干起來,還是先去找投資?

【應正】我的選擇是先動手干起來,想與做之間的距離,就是執行,一切的一切就是JustDoIt;正常的投資,都不會是雪中送炭,更何況融資本身不是創業者能夠掌控的事情;不如放在一邊,先號召志同道合者一起大干一場。

【謝世光】除了少數極具人脈或威望的人,或是手上有核心專利與技術的人,通常你都需要先動手做起來,否則你也幾乎不可能拿到投資。

博主:創業不應該是“裂變”而是“漸變”。想到一個idea不大可能第二天就有人愿意出錢投資,然后你招兵買馬即刻做大。有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個創業者,只是先有了想法,越琢磨越具體越激動人心,于是就憑直覺,趁下班放假晚上業余時間動手鼓搗干了起來,再和好朋友們侃侃不料別人也動心參與了進來,然后有一天獨木成舟、滴水成流,居然鼓搗出來了一個有點兒模樣的名堂,于是成立公司、招人、找錢……創業是“十月懷胎”,先需要的是愛,要花錢找醫生訂產房那是后來的事情。

(四)創始人是否必須自己掏出錢來創業?

【應正】我想這是必要的。很簡單的一個邏輯,你作為創始人,創造屬于你的事業,你自己都不拿錢,那請問誰會為你買單?天使投資人?親戚朋友?創業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創始人投入的不僅僅是時間、精力和資金,更重要的是為之奮斗的某種舍棄,如“高官厚祿”、“天倫之樂”、“閑情逸致”等等,掏錢只是最簡單的一種舍棄。

【謝世光】作為草根創業者,自掏腰包幾乎是必須的。投入了自己的錢,代表了你對這個項目的信心與決心,你會逼著自己不斷自省,才有節省資源的強烈意識,遇到困難想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發揮最大潛能去創好業,從而吸引到投資人的注意。

博主:世界上還有誰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創業idea有多高明?有誰能比你自己更能理解你的價值?有誰比你更清楚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賺大錢絕好機會,你自己不搶著先下*還等誰?!



(五)一旦創業資金消耗殆盡,這時候應該怎么辦?

【應正】堅持,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精神,認定方向就要堅持到底,時刻未雨綢繆,以放眼天下的氣魄去攻守前路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謝世光】創業資金到了消耗殆盡的地步,通常項目會失敗,絕處逢生的事少之又少。所以,創業者從始至終都要高度重視現金流,不要置自己于資金耗盡的境地,嚴格控制成本開銷,要未雨綢繆,不惜一切代價獲取收入(什么臟活累活都得干)。現金流是創業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真到了四面楚歌之時,項羽會自刎烏江,所以失天下;創業者要學習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要時刻養精蓄銳,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圖奪取天下。

博主:我還是那句話:“Beenthere,donethat!”在“有錢”和“沒錢”之間沒有中間地帶,不存在“我可能還有錢”。錢燒光了只有死路一條,散伙走人。在你破產前的一剎那來一個大金主慷慨救你一命,這樣的場面誰見到過?撿破爛的、叼死人肉的烏鴉倒是不少見到。所以我的建議是:1)永遠也不要走到那地步,創業是賺錢、不是燒錢;2)即使走到這一步,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打不贏就撤,歇口氣養精蓄力改日東山再起,反正沒錢照樣可以創業。

(六)哪些行業不需要什么資金就可以創業的?

【應正】小富即安、小本經營的創業有很多:外包、設計、策劃、營銷,還有各類中介等,都是可以在不要多少資金的情況下展開。我越來越發現,創業不是一個短期的心理沖動,而是一個長期的生活方式的選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從小打小鬧開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你的心選擇的是天空,總有飛翔的那一天。

【謝世光】首先,規避那些資金、關系、資源密集型的行業;其次,觀察與思考那些被人為地低估浪費,沒有實現價值的資源,這里往往孕育著商機;再次,思考檢索并羅列出自己擁有的有形無形資源。結合以上三項做交集,那么,那些靠獨特技能與貼身服務,不能規模化生產,因人而異的服務行業,資金的作用在啟動階段就不是很關鍵的,可以作為草根創業的優先選擇。

博主:有兩大類的公司,一類是“服務型的”,另一類是“產品型的“。第一類的公司通常立竿見影,立刻就能見到收益的,第二類公司可能需要些投入,比如做iPod和造汽車需要的資金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即使做iPod,想想看它是怎么來的?先做一小軟件叫iTune掛網上粘住了成千上萬的用戶,然后再做iPod先賣給iTune上的核心粉絲……再去仔細研究一下,iPod也不用自己做,設計好了讓代工提供商墊資生產就成了嘛!

(七)一般說來,創業需要至少準備多少錢?

【應正】當然是越多越好,至少2年的準備金,具體的數字很難說清楚,不同的地方、行業、項目、生活狀態等,都有很大的差異。當然,創業者還必須要解決后顧之憂——衣食住行,包括擁有健康的體魄。

【謝世光】拿靜雅思聽來說,經過前期的調查與準備,我們對要做的幾件大塊工作是清楚的,它包括:文章的生產、內容的播音與錄制、核心軟件的開發、硬件設備與帶寬、房租與人員費用等。并結合我們的項目時間表,估算出每一塊所需的花費,并在這個基礎上留出五萬元的機動金額,就得出了做這個項目需要準備多少錢。

博主:六個月的備用金應該足以啟動了。你要考慮的是如何在六個月當中,盡可能少花錢,盡快讓關鍵團隊到位,馬上完成產品,立刻搞到客戶,如果時間還差那么一點兒,那就湊錢借錢磕唄,一個月就是一個月,兩個月就是兩個月,屏住呼吸,逼迫精彩,這就是創業的滋味。當然換一種方法玩也可以,搞它一大筆花都花不完的錢,雇倆咨詢公司出市場分析和戰略方案,簽上幾家獵頭去世界500強公司里挖幾個有頭有面的高管,再叫投行去找幾個目標收購幾家目標公司,接下來就等四大做審計準備IPO吧。第一種創業像是自己上山摘野味回來自己做著吃,第二種“創業”像一群大廚燉好大肥肉往你嘴里填食,味道是不一樣的。

(八)創業中,資本、團隊、人脈、渠道、行業資源哪個最重要?

【應正】每一個都很重要,甚至從大數法則來看缺一不可,還要再加運氣。當然,在不同的階段,側重點有所不同,同時也需要根據行業、地理、項目等劃分;創業的生命周期中,按照啟動期,進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來看,資本會在成長期起到最大的作用;團隊很重要,在不同的階段需要不同的人來承擔企業發展的重擔;豐厚的人脈和行業資源從始至終,都可以幫助你度過困惑,并帶來意想不到的增長。

【謝世光】長遠來看,團隊是最重要的,它是創業的內核,而資本,則是重要的輔助資源,至于人脈、渠道、行業這些,是外在的,甚至公共的,只能借勢,利用,并迅速轉化成核心競爭力,否則它對你的企業長久發展沒有支撐。

博主:給你錢你就能創業成功?你認識某領導某大型國企董事長你就能創業成功?電信研究員的首席分析師告訴你下一波是什么你就能創業成功?“國美”對你開綠燈免除你進場費你就能創業成功?呵呵,資本、人脈、渠道、行業資源都是要有能人去把它們串聯起來變成一部印鈔機才管用。從第一天一直到永遠,優秀的創業者是成功所不可替代的原動力。

(九)創業環境艱苦、荷包干癟時期,讓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應正】我很欣賞一個人說的: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后,仍然充滿了必勝的信念與熱情。這句話來自亞伯拉罕•林肯,51歲之前的無數次失敗成就了他51歲之后的輝煌。屢敗屢戰,是一個創業者最令人感動的瞬間,這里包含了力量、信念,和創業者最不可或缺的精神。所以,創業中讓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就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失敗,因為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謝世光】2009年6月,我們的核心終端軟件開發失敗,靜雅思聽處在生死存亡的一刻。我一貫用人不疑,但這件事情的發生,讓我與CTO之間產生了間隙,信任大打折扣。我們都是自己不拿工資創業,CTO這時連窮的連吃飯都要發生問題,但是他的創業決心始終如一,所以我給了他第二次機會,并加強了雙方的溝通,終于把軟件如期開發出來,靜雅思聽挺過了最兇險的一關。這事讓我有很多感悟: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過失,但是,在困難面前,我們要保持清醒,保持信任,只有抱團的團隊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博主:“賣*坐臺”——說出來弟兄們別見笑,當年創業公司里現金流出了問題,雖然幾個合伙人自己是不拿工資的,但是還有房租員工工資等等一個子兒也不能少,為了解決現金流問題,我回去原來打工的公司里做項目賺錢來養活創業公司,呵呵,誰叫我是合伙人幾個中間從前工資最高、從前的老板也對我那么惜才?靠這種白天去“賣*坐臺”、晚上回自己公司通宵干活的方法,終于解決了創業公司幾個月的現金流困境。嘿嘿,創業的苦啊莫提起,提起淚水滿江湖。

(十)創業公司沒有太多錢,如何以小博大?

【應正】我不是一個等待運氣降臨的人,我認為借力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本領,在借用別人的資金、資源、人脈的同時,提升自己,成就夢想。我一直覺得不管是事業和生活,自己永遠是最大的瓶頸;只有不斷清晰的自我認識,自我提升,做好自己,才會讓一切簡單。

【謝世光】一個創業項目,資源總是有限的,要想以小博大,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小船調整好正確的方向,抓住最好的時機,借勢出海,順水行船,走在時代趨勢的前沿,專心為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博主:誠實和專注。創業小公司就是小公司,a.千萬別擺譜,把錢花去交房租搞豪華裝修制作免費禮品做形象廣告,客戶不會沖著這些東西給你買你的產品;b.專注在你自己產品的特定優勢上,你有什么別人做不出來的東西,你什么做的比別人更好,專注于讓你的客戶了解到這些價值,即便是一個小產品、小零件、小功能。

【點評】

應正與“試一下”

*兩個創始人應正和周正,創業公司有正氣;

*公司以最少的資金、最快的速度開發產品、接觸市場,最近成為tao寶第一批核心開發伙伴,達到第一個里程碑,值得慶幸;

*問題是:“試一下”能否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商業平臺,而不是僅僅在tao寶上買應用?今天的互聯網創業需要有真本領,要有用戶數、收入、利潤,“試一下”正在試驗自己的模式,也許還要經歷試錯、試錯、再試錯的過程,很明顯,“試一下”還是一家非常早期的創業公司,任重道遠,我們拭目以待!

謝世光與靜雅思聽

*靜雅思聽在全面啟動之前做了充分準備和積累,并以“軟著落”形式開始運營達兩年多;

*一個穩健、步步為營的團隊,正式啟動前就有了現成的用戶、現成的流量,所以創業公司啟動時已經不是白紙一張,因此馬上有人愿意出錢來投資;

*問題是:電子書、音頻視頻內容在今天都是滾燙的搶手貨,一旦有人先找準了商業模式、先拿到大筆資本可以不顧一切沖在前面圈地,那將是一場“快魚吃慢魚”的游戲,大家為創業者們捏了一把汗,預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