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HR這樣設計考勤制度,肯定人見人愛!
發布時間:2017-08-14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1521

考勤就是那個讓大家“愁眉苦臉的上班,歡天喜地的下班”的哨兵?其實考勤制度是可以結合企業文化來靈活設計的。下面兩家性質截然不同的企業就玩轉了考勤制度。

 

    第一家公司:考勤樂捐制度

 

    一個高學歷、高智慧人才云集的軟件開發公司,居然也被考勤問題弄得束手無策。

 

   “上海**軟件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個成立兩年有余的軟件公司,考勤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大部分員工都是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的年輕人,頭腦敏銳,思維活躍,工作熱情很高,項目緊張的時候加班加點也滿不在乎。

 

    可不緊張的時候卻非常散漫,作息時間不規律,晚上睡得很晚,上班經常遲到。頻繁加班和工作辛苦,也成了許多年輕的軟件工程師遲到的借口。

 

    公司原來實行的考勤制度,是直接抄自于網上流傳的范本。盡管很全面,而且行政人事部門還有專人負責考勤,可效果總是不理想。

 

    考勤員被戲謔為“扣錢的”,與花樣百出的年輕工程師們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

 

    早上上班,員工們一會兒來個電話,說有事晚來一會兒;一會兒讓同事打個招呼,說車堵在路上了;即使打考勤卡,有時也會故意刁難考勤員,謊稱忘了帶卡。

 

    到了下月初,該算工資獎金了,老板又來打招呼:這個骨干少扣點,那個經理不要扣。

 

    在此情形下,心高氣傲的年輕員工們,屢屢與考勤員發生言語甚至肢體沖突。

 

    兩年下來,不堪忍受的考勤員換了四任。最后,偌大個行政人事部,竟然沒有人愿意接任。

 

    行政人事經理周小姐,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MBA,對此也一籌莫展。為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周經理的朋友,我應邀“潛入”公司,化身為行政人事助理,進行實地調查。

 

    調研中發現,企業以人為本,強調“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年輕的工程師們朝氣蓬勃,富于創新,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密切配合,集體榮譽感和工作責任心都很強,可就是不愿意接受僵化教條的管束。

 

    針對這一情況,結合行業特點,一周后我拿出了方案,經過系統仿真和管理實驗檢驗,又征詢各方意見對細節予以完善和優化后,投入試運行。

思路如下:

 

    1、取消專職考勤員,建立考勤樂捐制度,遲到早退者不扣罰任何工資;

 

    2、各部門辦公室及會議室門前發放考勤樂捐箱,遲到者按每分鐘一元自覺捐納基金,如遲到10分鐘捐10元,遲到20分鐘捐20元,依此類推,公司管理層加倍;

 

    3、未按規定辦理請假手續者視為遲到,按每分鐘一元捐納基金,公司管理層加倍;

 

    4、下班前擅自離崗、脫崗者視為早退,按每分鐘兩元捐納基金,公司管理層加倍;

 

    5、樂捐箱的資金滾存累積,作為各部門自行支配的集體娛樂經費,公司等額配套;按月遞減的,另有獎勵;集體舞弊的,凍結一年該部門集體活動申請資格。

 

    這樣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是為了充分體現獎勤罰懶,另一方面以集體的力量制約個人,以多數人的眼睛監督少數人。一個人遲到,部門里所有同事的眼睛都會看著:呵呵,這個月去卡拉OK的經費有著落了!

 

   “考勤樂捐制度”實施三個月后的回訪表明,這一制度得到了員工的普遍理解和接受,周經理在回訪問卷中還特別加了一句話:“考勤,一直是我心中的痛,但現在,扣薪變成‘做貢獻’,罰款變成‘獻愛心’,考勤在員工們輕松活潑的調侃中便完成了。”

 

    第二家公司:年假儲蓄制度

 

   “深圳**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的系統集成企業,大多數員工都是專科或以上學歷,年輕人居多,與老板之間的關系還算比較融洽,但在小小的考勤問題上,卻遇到了麻煩。

 

    公司原來實行的打卡考勤制度,是從網上“扒”下的范本。主要規定摘錄如下:

 

    第二十一條 員工上、下班必須親自打卡,不得讓他人代為打卡,否則代打卡者和被代打卡者各罰款100元。

 

    第二十二條 員工遲到或早退超過10分鐘,扣一小時工資;遲到或早退超過20分鐘,扣半日工資;遲到或早退超過30分鐘,按曠工半日處理。

 

    第二十三條 員工每曠工半天,扣發一天工資;連續曠工三天以上者,視作自動離職。

 

    然而,和許多公司一樣,員工代打卡的現象屢禁不止,公司不得不在上班時派專人看管,可專職的考勤員不愿得罪同事,領導看得過去就行,經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些員工即便缺勤,也總有辦法從其部門負責人那兒弄來簽注。

 

    而且公司規定超過30分鐘算曠工半日,員工偶爾遲到超過30分鐘,索性給自己放大假去逛街。

 

    作為系統集成企業,加班加點是常事,遲到者往往以此為由申請豁免。行政人事部每天都有員工來爭辯,工資發放日更是如此,最終發生了員工追打行政人事經理的惡性事件。

 

    這一事件發生后,公司總經理向我咨詢,得到的方案是:

 

    1、進一步嚴格考勤制度,將代打卡罰款從50元提升為200元;將遲到早退的工資扣罰標準提高三倍;無正當理由到行政人事部爭辯者,一律予以重罰直至開除;

 

    2、管理層要以身作則,同樣列為考勤對象,履行正常的考勤手續;

 

    3、管理層要統一認識,按規定嚴格處罰,不得幫下屬欺瞞,不得為下屬說情;

 

    4、管理層要通過培訓、內網等反復宣傳,形成人人自覺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圍。

 

    王總經理按照這些建議,開始用“鐵腕”管理員工,雖然人人自危、噤若寒蟬,但情況確實迅速好轉。

 

    然而臨近春節,年終獎剛發放完畢,行政人事經理卻哭喪著臉前來報告:超過三分之一的員工遞交了書面辭呈,主要是一些有經驗的老員工和中低層管理者。

 

    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數辭職者收回了辭呈,但口干舌燥、身心疲憊的王女士心里明白:矛盾只是暫時平息下來,員工們仍然對新的考勤制度嚴重不滿。

 

    在此情形下,我被緊急邀請到該企業會診。

 

    通過應聘為企業員工,親身體驗、座談交流等,我發現:

 

    一是企業自成立后到“考勤制度”之前的五年間,依靠老板的個人魅力,已經大致形成了上下無間的融洽氣氛,“執行力”反而破壞了這種和諧。

 

    二是作為系統集成企業,業務穩定性不強,工作時間多變,經常性地加班熬夜,可公司卻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考勤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強化所謂的“執行力”,只能使員工敢怒不敢言,最終導致矛盾集中爆發。

 

    在征詢了上上下下的意見后,我為該企業設計了“年假儲蓄制度”。

 

    主要思路如下:

 

    1、人事部為每位員工建立一個年假儲蓄戶頭(時間賬戶),加班相應增加儲蓄額,遲到早退及各種請假則相應減少儲蓄額,但戶頭不能為負;每季度結算,儲蓄余額自動轉存下一季度,不愿轉存的,余留3天作為下一季度的機動,其余按本季度平均工資折算發放。

 

    2、嚴格遵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經批準延長工作時間加班的,按加班時間的1.5倍計入年假儲蓄額中;休息日加班,按加班時間的2倍計入;法定節假日加班,按加班時間的3倍計入。

 

    3、病假,按請假時間的0.5倍從年假儲蓄額中進行扣除;事假,按請假時間的1倍扣除;遲到或早退,按其遲到早退時間的2倍扣除;曠工,按其曠工時間的3倍扣除;戶頭不足者按同樣倍數扣減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