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打死都不會跟你講的“職場套路”
發布時間:2018-04-23 來源:互聯網 作者:小馬奔騰 瀏覽量:1719

1 不管會不會,永遠不要說“我不會”

之前有個同事,上級給安排了工作,同事一看:哎呀,這個要怎么弄?我不會啊。

上級也沒搭理他,直接把工作轉給了別的同事,后面的這位同事,當時也不會做,但馬上給領導承諾,下班之前一定給他。

接下來就是各種上網查資料,虛心請教同事,很快就弄懂了,再做事當然手到擒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以后的工作中,領導當然也更看重后面的那位同事,有機會也優先考慮人家。

一入職場深似海,有些事不管你會不會,都得你來做?

所以呢,當別人有需求的時候,不要因為不會而拒絕,不會可以馬上學啊!

大家都是聰明人,還有什么是學不會的嗎?如果你一時偷懶,因不會拒絕了別人,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2 職業精神真的很重要

有個朋友跟我吐槽說,他們有一個同事,臨時要請好幾天假,領導批完,把工作丟給其他同事,直接就走了。

大家都提前規劃好了自己的工作,面對臨時丟包的同事,簡直氣到爆炸,而且對方什么都沒交代,因為不太清楚領導對這塊內容的要求,方案改了又改,整個部門都被連累加班。

后來這同事休完假回來,沒事人似的,連個謝字都沒有,從此,整個部門的人對他心灰意冷,能不跟跟他接觸就盡量躲著他。

所以說,職業人一定要有職業精神,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安排妥當,不能老是讓別人幫忙擦屁股。

其實不光是職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都要時刻提醒自己。


3 學會主動承擔責任

剛入行的時候,我是一個招聘專員,每天的工作就是篩簡歷,打電話邀面試,反反復復,還經常被人放鴿子。當時也是很迷茫,難道這輩子我就這樣了嗎?

也很跳槽換個環境,但是我也知道,去哪都是一樣。所以繼續努力工作,等待被人發掘,后來機會終于來了。

負責薪酬的同事離職了,一時也沒有合適的人,我就自告奮勇,跟領導說了心里的想法,想嘗試一下,領導看我平時表現還可以,也沒拒絕,就先試一下唄。

但是我知道,這個機會一旦給了我,就再也跑不掉了,于是一路穩扎穩打混到了現在。

職場中,能力與承擔的責任是成正比的,不想承擔責任,個人能力將很難得到提升。大家主動一點,多承擔一些責任不是什么壞事!


4 用結果說話

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大家都沒看到嗎?結果差強人意我也不想啊?

上次跟朋友聊天,朋友說她們新來的同事,很氣人,一個很小的事情交給他去做,同一個問題,反反復復來問了好幾遍,他自己也急的不行,但最后也沒做好。雖然他也可憐巴巴的,但工作就是工作,結果導向是基礎。

所以呢大家每天那么忙,沒時間聽你講中間的小插曲,結果是量化工作的核心指標,結果不會騙人,直接用結果說話。


5 保持學習,認真做事

前段時間有個客戶,一個已經退休返聘的大姐,在跟公司的小同事學習,場景很奇怪對不對?

話說這大姐職銜不低,退休前在業內影響力也很大,但此刻拿著小本本,虛心跟著小姑娘學習的模樣,真把我給觸動到了,可能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那么成功吧。

所以呢不管年齡多大,職銜多大,都要永遠保持學習的狀態。

職場中有些失敗,走點彎路都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在遭遇挫敗感的時候,一定要冷靜下來,好好分析,看自己是否陷入了某種惡性循環,然后第一時間跳出來,永遠保持向上的姿態,才能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