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職業規劃是成功的基石,最樸素的道理就是吃了上頓得想著下頓。它不是你通往最高處的云梯,但可以避免走路崴腳。
有兩類人不需要職業規劃,比如喬布斯就沒有規劃,馬云估計也沒有,照樣東成西就,無堅不摧。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他們是脫離了人類第一、二、三層次需求的人。習大大的職業也不需要規劃,換句話說他的職業早已經有人替他規劃好了,一步步往下走即可。可是,你有足夠的自信能成為李布斯、王布斯嗎?隨遇而安的人也不太需要,他們是天生樂天派,或者說破罐破摔,怎么著都行。
職業規劃最適合高不成低不就,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正能量爆棚的人。沒規劃做事效率太低,比如做產品策劃的,不做出未來兩年的產品路線圖,睡都睡不踏實。銷售亦如此,這一年賣多少產品出去、賺多少錢回來,心里沒數成嗎?
所以對咱普天下的屌絲者來說,心里有點譜兒活著踏實。再者說職業規劃又不是什么壞事兒,特別是跟老板聊升職談加薪的時候,知己知彼是很有必要的。
并不是越早做規劃越好,更不要將其神話。說白了,職業規劃就是你人生規劃的一部分,要想清楚規劃職業,先要規劃好人生。不往遠扯,自己的興趣是什么?喜歡什么?希望過什么樣的生活?成為什么樣的人……這些想清楚,再作規劃也不遲。
職業規劃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它和你的第一家公司、第一任BOSS尤其是直接上級有很大關系,公司的文化、發展周期、老板的處事方式等,很可能直接影響你今后的職業方向。
30歲以前可以沒有職業無規劃,30歲以后如果還沒有,將會面臨職業危機。其實規劃就像車子與導航,開車沒有導航,遇到陌生路段很容易走錯方向,重新規劃路線就是瞎耽誤功夫。
規劃并沒你想象的那樣復雜。簡單的規劃,譬如你是銷售,想不想成為銷售冠軍?用多久實現?和目前的冠軍比,自己的短板是什么,不會喝酒、不會做PPT,還是不會察言觀色?把這些想清楚了,就是職業規劃,比沒有想清楚的人發展的要好。
不要指望別人替你規劃。好的公司都會幫助員工設計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按照這條路徑,誰都可以成為介于牛A和牛C之間的那種人。可HR幫你做的規劃往往是和公司戰略、利益聯系在一起的,只適合當下。而人生是無常的,商戰場更是風云多變。所以在HR幫你做規劃前,你應該心里有個大概,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別人是幫不了你的。
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專家、HR絕不會告訴你的是:企業的要求與個人的發展需求其實常常是不一致的。企業,尤其是處于緩慢發展時期的企業,因為無法滿足那么多員工的個人發展需求,經常會做奴化教育。所以,個人如果沒有清楚的職業規劃,很容易被奴化,進而喪失動力。還有一點,人性本身是有很強惰性的,誰都愿意待在舒適區,輔以外部奴化教育,漸漸就成了職場鏍絲釘,時間久了還容易生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