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六月份,正值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多年來寒窗苦讀,終于到了得以展現自己能力之時,他們無不全身心地投入求職的人海中。然而,由于高校擴招、部分市場需求飽和等因素,大學生就業已不容樂觀,而五花八門的招聘陷阱更是無處不在。為應屆畢業生,他們在求職過程中遭遇的招聘陷阱確實不少。
陷阱一:高職誘惑
作為應屆畢業生,需要把個人資料公開于各大招聘網站上,以求得用人單位的賞識。未曾想,這卻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制造陷阱的機會。
據了解,目前很多公司招聘業務員都是到各招聘網站搜集應屆畢業生的資料,以高職加以誘惑。對于諸如此類“掛羊頭賣狗肉”的招聘伎倆,畢業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實力,從基礎做起,逐漸展現自己的才華,不要輕信高職誘惑。
陷阱二:騙培訓費
以錄取作為誘餌騙取培訓費已是屢見不鮮了,但仍有畢業生求職心切,掉入此類陷阱。
值得畢業生注意的是,一般正規公司會向求職畢業生說明試用期,即使求職畢業生在試用期沒有通過,也會得到相應報酬。至于培訓費,一般由公司擔負。
陷阱三:“皮包公司”
“皮包公司用同一個電話、地址注冊多個公司,涉及不同領域。公司提出的給求職畢業生的待遇異常優厚,而招聘信息中對于學歷的要求竟然是中專以上即可。公司以低學歷招聘求職畢業生,卻提出付相當高的工資,值得懷疑。
對此,求職畢業生們應該得到一些啟示,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簡歷的公司的面試通知,應該事先向有關部門查詢、核實該公司的真實情況,并上網搜索一下該公司的網站,確定其規模與用人需求,然后再去進行面試。
畢業生要勇于說“不”
一些受騙的畢業生認為,針對招聘陷阱,相關部門應負起責任,杜絕畢業生受騙。
“國家明確要求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報名費、抵押金、保證金等費用,如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收取各種費用,求職畢業生就要勇于說‘不’。一個遵紀守法的單位才能有發展前途,如其不遵守國家的規定,對其向求職畢業生許下的承諾也應打個問號。如今畢業生找工作較難,就業壓力較大。但畢業生在主觀上還是要保持冷靜,才能客觀地審視對方的情況。”
諸如此類的招聘陷阱數不勝數,希望廣大應屆畢業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辨別真假招聘的意識,通過正規渠道取得面試資格,切忌因一時求職心切而上當受騙,以免落入形形色色的招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