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簡歷里有大文章
發布時間:2015-12-26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1178

  身在職場,簡歷更像是“拜帖”,人人都要備上一份甚至幾份,以便你向主人家(求才企業)詳細的介紹自己,從而爭取到被邀請面談做客的機會。因此,如何把這份“拜帖”制作的實用精美、誠實可信又個性十足,就成為職場必修的一門功課。

簡歷之基本法則

一份好的簡歷,是獲得面試機會的重要工具,它首先應該包含這幾個基本要素:自我基本情況介紹,如年齡、性別、學歷等;工作經驗的詮釋,如工作時間、負責過的項目等;還有就是求職意向。

如今,網絡招聘平臺的快速發展與逐漸完善,為求職者及求才企業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渠道,但是由此帶來的海量信息對于求職者以及求才企業來說,也成為一種負擔--HR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審閱識辨每個簡歷。

這種情況就對求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細心:招聘網站提供的二三十個欄位必須耐心的完整填寫,有些求職者往往會在其中選擇自己認為重要的信息進行填寫。

殊不知,當HR看到這些不完整的信息時,心里已對這個求職者的態度打了折扣--連招聘平臺最基本的要求都不愿滿足,怎么可能會認真對待工作呢。

用心:要細心檢查填寫的基本信息,嚴格避免錯別字、病句,尤其是數據、年月等更要仔細。

條列式:工作經驗,處理項目、所獲證書等盡量使用條列的方式,讓HR能夠一目了然,次序上也要先近后遠,先重后清。

簡歷之“突出重圍”

信息不平衡:求才企業、求職者之間信息的不平衡,會給彼此帶來時間、精力的浪費,求職者很可能因此對企業留下不良印象,在以后求職過程中有意識的予以過濾。

一份簡歷包打天下:簡歷內容應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不同的職位對于工作經驗、個性特質和愛好特長等方面的要求不同,應該有意識的突出重點。如在應聘內勤和外勤這兩種截然不同職位時,一份通吃的樣板簡歷顯然不如量身定做的個性簡歷更受關注。

不刷新簡歷:很多招聘網站都會根據簡歷的刷新時間進行排序,那些時常刷新的簡歷自然會排位靠前,更能引起HR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