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失敗的五大主觀原因
發布時間:2015-12-11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1168

大學生初次走出校門求職,求職失敗這是常遇到的事。為什么大學生求職失敗呢?專家根據分析,總結出了大學生求職失敗的五大原因,即對企業一無所知、自以為是、應聘太盲目等等。

1、對企業一無所知

很多畢業生應聘企業很隨意,在一次招聘會上,一家化妝品公司的招聘主管讓應聘大學生說出幾款該公司代理的品牌名字,沒想到求職者一個都答不出來。這位招聘主管說:對公司這么陌生,在求職前不去了解該公司,很難想像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規劃。這樣不負責的人,我們肯定不會用。記者了解到,這種情況招聘單位遇到很多。

2、自以為是

對于一些大學生而言,并非找不到任何工作,而是由于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對一些低檔次的工作不屑一顧,盲目地追求一些脫離自身實際的高工資、高待遇的理想工作。這種半吊子型的人才,在就業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必然要走向失業。

3、應聘太盲目

不少大學生并不知道某個職位的職責分工是什么,只會從字面上去理解。一家公司營業服務部下屬的商品企劃室招聘人,結果許多大學生看到服務二字,就以為是做服務工作無人應聘。而當公司把服務兩字去掉后,馬上就有很多人投簡歷。人事主管告誡說,如果對職位不明白可以詢問用人單位,不要單從字面上去片面理解,這樣很可能會錯過一個好機會。

4、獨立性欠缺

許多大學生在學習中只知死啃書本,沒有足夠的社會實踐,每次應聘都要父母參與求職,自己則缺乏主見。還有的畢業生筆試、面試通過后,在與公司簽約的時候,父母到場與用人單位說長道短談條件。對于這種行為,多家公司的人事主管都表示反感。找工作的前提是,你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能對自己負責。一位人事經理說。

5、不愿到基層去吃苦

大學生剛剛踏入社會,剛進入企業,很難立刻進入角色。一些公司規定所有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生都要到一線去鍛煉一年,有的同學一看不能馬上搞設計、搞管理工作,要吃一年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