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說細節決定成敗,但是問題不在于我們知不知道怎么處理細節,而在于你肯定不知道哪些是細節?你總是在不經意之間就讓自己忽略的細節問題決定了面試的成敗。
比如坐座位。一般而言,應聘者是要比面試官先進辦公室的,先進去就會先挑位置,問題在于如果你把面試官的位置挑走了,面試官坐哪里呢?當然,不是所有的初級面試官都很講究這些,但是如果你進入復試,遇到的面試官往往都是主管以上級別人員,人家可能會在乎的,這個就很難講了,對吧?至于那些位置是面試官的,大家參照一下吃飯的時候的主座設置,就大致明白了。如果辦公室的座位是面對門和背對門的,面對門的就是面試官的座位。如果兩個位置是和門平行的,那么遠離門的那個位置就是面試官的座位了。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面試中眼神的運用是否合理、到位在某種程度上會決定面試的成敗。
很多關于溝通的書籍指點,和人面對面的時候,眼睛應該集中在鼻梁和額頭之間的區域,不要直視對方的雙眼。對此我倒有不同的看法。我一直認為,如果你的眼睛不會“說話”,看在哪里都是無意義的。眼神如果會”說話“,為什么不看呢?
如果你只是讓單純的目光在以上區域游動,我或許會認為你是“目光游離”,是一種緊張或者不自信的表現。如果你的目光中有能讓我讀懂的訊息,我一點都介意你直視我的雙眼,因為我也會這樣將我要表達的訊息傳達給你。
面試的時候,遇到兩種人,其實是蠻讓人糾結的。一種是超級自信,自我感覺超級好。仿佛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他做不了的,無論是問他什么,都回答沒有問題,我可以的。問題是如果真的可以也就算了,可如果的確不行呢?比如招聘銷售,你問他:你之前一點銷售經驗都沒有,你覺得從事這份工作有問題嗎?他:”沒有任何問題“。”為什么呢?“他會告訴你因為他年輕、自信,有沖勁。然后你再問,那你會怎么開展你的銷售工作呢?他會瞪著你,然后回答:”我覺得我可以,因為我年輕,自信,有沖勁“。你看,光表態是不行的,你得有步驟啊,不然這么搞是不行的。每次遇到這樣的人,我總是會設法小小地”打擊“他一下。不是自信不好,而是自信過了頭,不撞南墻不回頭,離開了學校的保護,到了社會上是要闖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