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別依賴成長成獨立成熟的職場人
發布時間:2015-07-21 來源:互聯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1249

1. 了解相互幫助與依賴之間的差別

每個人都有依賴他人的基因,但是有些人很早就開始了獨立自主的生活,而有的人是家里備受寵愛的小孩,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呵護,父母也舍不得讓他們受到任何的委屈。相對來說,后者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是屬于群居的生物,必須與同伴互相幫助,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完全的獨立,不依靠他人而活在這 個世界上。但我們必須要了解一件事:所謂的互相幫助絕不是依賴,也不是 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別人來處理?;ハ鄮椭侵府斈阌龅搅死щy,而且評估 自己的能力后,發現不能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來完成這件事,或是嘗試過 后,你得到了失敗的結果,而且你也了解自己必須要與他人合作才能完成這 個任務。


依賴則是指完全不努力,也不嘗試,就把事情丟給了自己依賴的對象, 這個對象可能是父母、朋友、師長或戀人等,為了讓你的事情得到解決,他們 甚至以各種方式(撒嬌、耍賴或拜托等)要求對方給予你所有無私的協助。為了克服這個有可能導致自己討人厭的懶惰基因,我們必須清楚地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2.拒絕所有非必要的協助

有時候,依賴他人的這個毛病,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身邊的人(最常見的是父母)導致這種狀況的發生,這些人因為被身邊的人所寵愛而逐漸懶 惰、依賴父母,最后喪失了獨立自主的機會。因此,要擺脫依賴的習慣,最重 要的一件事就是:拒絕所有的過度關懷,以及非必要的幫助。


3.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勇氣

拒絕別人協助的同時,要確保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事情恐怕永遠沒有被解決的一天,甚至還會讓我們養成逃避問題的毛病。

前面提到人類是群體動物,必須要與同伴互相幫助,才能生存在這個世 界。這就是說,所謂的獨立自主,并不是要我們完全不依靠他人。而是指當我 們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是可以向身邊的親朋好友請教以解開 自己的疑惑的,然后再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決問題。

想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之前,必須要了解相互幫忙與依賴之間的差異。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拒絕任何人非必要的協助,也要培養自己解決問 題的能力,但千萬不要盲人摸象或自以為是,以免陷入另一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