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面試官—企業喜歡什么樣的大學生?
發布時間:2009-03-07 來源:人民網 作者:互聯網 瀏覽量:2116

   嘉賓: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周嚴 
   前進因私出入境服務有限公司人事部干事   楊雅曦 

    對于每一個畢業生而言,應聘都是一門必修課。不論是投簡歷或是上門應聘,最終都要經過面試這一關。在三月這個黃金月份,面試官們每天都要接待很多應聘者,細聽他們娓娓道來對于應聘者的看法。 

    周嚴:不要說你什么都可以做 

    對于多數畢業生而言,應聘是第一次和自己期待的工作單位接觸的機會。一份簡歷、一次筆試確實難以清楚地表達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因此,面試是每個應聘者展示自己的最好的機會。但是經歷了很多次面試后,我感覺大家有些誤區,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很多次面試時遇到應聘者這樣介紹自己:“我雖然沒什么經驗,但是我什么都可以做。不挑剔工作崗位。”還有些應聘者沒有太多的要求,只敘述了自己應聘的職位。所提供的工作經驗也比較空,偶爾還有編造的痕跡。總體而言,應聘者所提供的信息比較空泛。 

    其實不論是哪個面試官,都不是來為難應聘者的。短短的十幾分鐘或者幾十分鐘的時間,我們能夠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時間除去自我介紹的時間外,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們期待應聘者能夠多做些準備,比如了解清楚公司的背景和所申請職位的相關信息。應聘者應清楚地表述自己對職位的勝任程度,有何優勢和能力,是否有長遠的工作打算。那些言稱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應聘者,如果沒有切實的能力證明的話,反而會給面試官一種不切實際的印象。不僅如此,很多學生還抱著學習的態度前來面試,謙虛雖好,但不要顯得過于膽怯,以免使面試官有種培養新人的抵觸情緒,是否有朝一日學了本領就要另謀高就? 

    除此之外,很多應聘者還對于自己的外表十分看重,這一點雖然無可厚非,但確實希望大家能有所取舍。盡管形象是應聘者展現自己的重要因素,但是大方得體的裝束很重要,要使面試官有一種舒服的感覺。女生不用濃妝艷抹,男生也不用故作老成,畢竟大家都是才畢業不久的學生,展現自己的那份朝氣又何嘗不可呢,畢竟自信也是一種魅力的展現。記得有一次面試時,一位應聘者在自己的簡歷后邊附上了工作3個月內的工作計劃和預估業績,姑且不談這份計劃質量如何,單這份附件,就表明了這個應聘者對其所應聘的職位是有思考和準備的,這就是自信很好的體現。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現在大家常談到的一點,就是就業和擇業的問題。都說現在大學生已經降低了求職要求,先就業再擇業,但是不少簡歷還是盯準了一些文案工作、會計、文秘等。一個再大的公司,這樣的職位也是一小部分。銷售部門、服務部門、外勤部門等都是很好的鍛煉人才的地方,盡管看起來可能這些職位有些苦,但正是這些一線的工作才能使我們充分地了解業務,接觸社會。一開始就想輕松自在,吃不得苦的員工,相信沒有太多的企業會聘用。 

    畢業生要對自己有所定位,想去外企,需要有足夠的能力;想去國企,需要有足夠的人脈;想去私企,需要有吃苦肯干的敬業精神;想要自己創業,需要有超人的毅力和一定的基礎。如果這些都不具備的話,就需要回學校再去充電。 

    楊雅曦:不妨從基礎準備 

    不同的工作崗位對于不同的應聘者的能力素質要求是不同的。例如銷售崗位要求有強烈的成就動機,有較強的人際敏感度等;而助理的崗位則要求有較強的收集、整理、歸納及綜合分析資料的能力等等。平時經常接觸應聘的畢業生,簡單寫幾點基礎的要求,大家不妨從這些基礎的問題入手,扎實的基礎對自己的能力提高有很大幫助。

    首先是工作目標明確,熱愛本職工作。這一點是大家很容易想到卻容易忽視的,很多畢業生覺得自己都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差距還很大。工作目標明確是我們對自己工作的理解,是一種思考能力的體現;而熱愛本職工作則是一種境界,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體會和換位思考,肯吃苦、肯下功夫,積極主動地去面對自己工作中的挑戰,誠懇地去發揮敬業精神。面試時應聘者大可從此入手,把自己對工作的設想和熱愛形象地描述出來。 

    第二是學習能力強。我們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都要接觸新的知識和技巧,接受培訓,這是我們快速成長和適應工作的最佳途徑。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而且不要顯得過于張揚,謙虛是學習應有的良好態度,避免給公司和企業帶來學好就要跳槽的誤會。畢業生在大學期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進入職場后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這也是一個學習成績優異的人更能在競爭中獲得青睞的原因之一。 

    第三是責任心強。所謂責任心,就是指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對國家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而責任心強就需要我們針對工作中職責模糊的地方多去思考一些,多去嘗試一些。在處理一件具體事情上,可以體現在三個階段:一是做事情之前,二是做事情的過程中,三是事情做完后出了問題。第一階段,做事之前要想到后果。第二階段,做事過程中盡量控制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防止壞的結果出現。第三階段,出了問題敢于承擔責任。勇于承擔責任和積極承擔責任不僅是一個人的勇氣問題,而且也標志著一個人的心地是否自信,是否光明磊落,是否恐懼未來。這些需要應聘者從個人的習慣和修養開始培養。 

    第四是團隊意識強。現在的公司都愿意員工能有良好的協作能力。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很多時候合作能夠彌補我們自身的一些缺陷,而這些不足之處正是我們需要改正和提高的。畢業生在校園時代就會接觸很多合作和實踐的機會,從中去積累一些團隊意識的經驗,必定受益匪淺。 

    第五是溝通能力強。這是應聘者在面試時走向成功的一大法寶。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一種才華的體現,現在很多人認為自己能言善辯,其實不然。個人認為優秀的溝通能力體現在一些正式場合的交流和接洽,尤其是與陌生人的溝通,畢竟熟悉的人更容易交流和理解。應聘者是否能把自己最優勢的一面展現出來,溝通能力就是最好的體現。 

    第六是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就業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今天,每一個應聘者在獲得工作機會的時候多少都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殊不知真正步入職場的人壓力也是不小。而且這些壓力不是在校園中輕易能體會到的。因此一定的承受能力也是一個成功的應聘者所必需的。以前我們也曾用觀測應聘者對于未被聘用時的反應來作為面試的一項,就是要考察其承受能力。挫折能夠使人得到鍛煉,壓力能夠使人成長,關鍵在于你是否能夠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以上幾點,是一些工作中的體會,希望廣大的畢業生在應聘時能有輕松的心態。相信有能力的人才都會找到一個好的、適合自己的工作。 

    編后語 

    兩位企業中的精英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暢談了一番。或許其中有很多建議顯得有些老生常談,但一線的這些面試官在工作中獲得的感受還是能使畢業生們或多或少地受些啟發。那些即將應聘或者已經在為謀求一職而努力拼搏的畢業生,不妨去從基礎做起,冷靜地思考下自己真正能做的有哪些。畢竟自己還是最了解自己的。